安见资本特约赞助《财经郎眼》,深度解析王菊为何这样红

2018-06-16 03:53    点击:    

中国网6月13日讯 6月11日,由安见资本赞助的《财经郎眼》如期播出,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与《中国新闻周刊》总主笔闫肖锋及行业从业者、观察者们一起探讨“艺人养成记”话题。

2018年对于娱乐产业来说,因为《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档热门网络综艺的出现而具有特殊意义,“偶像元年”、“偶像团体时代到来”等各类标签层出不穷。无论是ikun们的狂热,还是“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的刷屏,亦或是最小成员刚参加完高考的“帝国三子”。不难发现,我们已经迎来了完全不同的娱乐模式和代表偶像。

几年前,网络剧是粗制滥造、新人演员、临时班底的代名词,而现在,网络剧、网络综艺同样可以刷屏,可以带货,可以短时间内打造流量巨星。我们的偶像不再依靠韩国“进口”,也不是只产自于《还珠格格》类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明星可以不依赖卫视平台带来的国民度,而只需要吸引年轻粉丝去“养成”。

年轻粉丝pick偶像,然后花费金钱、时间去为他打call,送他C位出道。转发他的微博拉数据,为他的作品打投是基本素养;向别人安利自己剪辑的偶像优秀表现视频,是技术类粉丝的必备;而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则是验证偶像商业价值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粉丝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偶像身上,希望自己pick的偶像能够代表自己,与偶像共同成长。而拥有众多粉丝的偶像,自然成为流量明星,也更容易获得金主爸爸的青睐。因为,聪明的资本总是懂得去跟随年轻人的潮流。

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偶像,新时代的娱乐文化消费品,新时代的偶像粉丝连接关系。如同郎咸平教授在节目中所说,与以前70%明星产生于院校和专业培训不同,我国的娱乐文化产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明星身上工业化流水线产品的特征更加明显。

其实,国内的偶像生态逐渐成熟根本上还是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跟爆款游戏的风靡、短视频的异军突起一样,都说明了我国包括游戏、影视、文学、动漫、音乐、体育等在内的精神消费类内容产业的巨大潜力。2017年我国泛文化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为 5484 亿元,同比增长 32%,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就在今年5月,“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了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指出长短视频和多人互动的移动游戏等在线娱乐,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2017 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达 57.3亿,同比增长183.9%。先一步占据市场头部的社交短视频“快手”和快速崛起的“抖音”,已经形成“南抖音北快手”的局面。而以王者荣耀和阴阳师为代表的多人互动的移动也成了席卷全民的游戏。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以超过5.8亿的游戏用户成为全球游戏行业的先锋。

在电影方面,2018年一季度,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收入达202.17亿,超过北美,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最近尽管由于崔永元手撕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的年度大戏,人们瞥见了电影行业的暗黑一角,A股影视板块也应声下跌。但是,根据普华永道《2018-2022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显示,中国的娱乐及媒体市场收入未来五年将增加1010亿美元。

中国泛文化行业增长,一方面是国内互联网技术、用户付费习惯养成、版权意识提升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和人们对精神消费的倾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即将破一万美元,进入收入高位区间。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裕,必然推高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开始由物质享受向精神愉悦转化,推动以娱乐+文化为元素,以满足人们精神愉悦需求为内核的泛文化产业发展。面向未来,人们越来越需要在精神层面满足自己,投资也一定要投资于人们的精神生活。

而以泛文化、大健康、智能制造、新零售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是《财经郎眼》合作伙伴安见资本自创立之时起便聚焦的方向。在对聚焦行业进行深入到毛细血管的研究后,安见资本会挖掘价值企业进行长期追踪,以债券、股权等多种形式投资进去,并为被投企业赋能,帮助其成长,最终带领投资者共享新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通讯员 李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