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师:L15高教机仍有升级潜力 服役30年也不会落后
2018-03-23 09:08 点击:
一支强大的空军,不单是指其拥有众多先进的主战装备,更多地是指其拥有一支技战术能力突出的高素质飞行员队伍,并且其培训体系能够不断地为飞行员队伍补充新的力量。因此,在未来的战场上,既要看装备的技术水平,更要看驾驭装备的人的水平,这是我们强军道路上无法回避的挑战。
要培养高素质的飞行员靠什么?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洪都副总工程师崔彦勇给出答案:靠高性能的教练机,靠科学化的训练体制。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洪都副总工程师崔彦勇。
“低成本复制战斗机的高性能”
“飞行,飞行,不飞不行。”采访一开始,崔彦勇用短短几个字道出了飞行训练的精髓,“即使有再先进的战斗机,也需要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才能够使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战能力。”飞行员是需要合适的教练装备,历经筛选、初级、基础、高级等训练阶段数百小时的飞行训练,循序渐进培养而来的。教练装备是体系核心,必须通过持续不断地飞行才能保持飞行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已经完成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换装,部分国家已经在换装第四代战斗机,这对飞行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价格昂贵,飞行和维护的成本都很高,为了降低成本并且节省战斗机宝贵的飞行小时数,许多国家的空军都构建了先进战斗机的训练体制。在航校装备性能近似第三代战斗机的高级教练机,提前开始先进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技能训练,以节省战斗机训练消耗,减少培养周期,降低训练成本。同时也会按一定比例配备一些高级教练机完成日常的训练科目,进一步减少新战斗机消耗。”这样看来,高级教练机在保障空军作战能力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L15高级教练机的分系统设计师,崔彦勇认为,“高级教练机主要承担着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将飞行学员进一步训练成能够作战的‘战斗员’。另一方面,还可以为飞行员提供伴随式训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