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柯访谈录:旅游与旅行

2017-08-21 20:38    点击:    

事实告诉世人,西方文明并不是独立起源,在其幼儿期间,因为虚心学习了包括古埃及文明在内的成就才有其后来的成长……

万:这就好比唐朝时日本学习中国一样?

柯:是的,“文明独立起源说”也越来越经不起考古学的检验,在对其它人类文明的考古论证中也都一致地把源头指向西亚和古埃及……

万:顺着华夏文明的“藤”,也摸到了古埃及的“瓜”?

柯:你真醒目!最近看了罗灵杰先生的一本专著《跨越三千年的因缘》,他通过详实的考古资料论证:华夏文明可能源自于古埃及,传说中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夏朝的发源地并不一定在中国境内……

万:华夏文明也不是独立起源?

柯:我更倾向于“全球文明同源论”。那个年代大批的古埃及人进入东亚的可能性不大,但古埃及文明及文化传播到中国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万:为什么?

柯:1993年3月4日《自然》杂志刊载,一队奥地利考古学家在一具古埃及21王朝的40岁左右女性木乃伊身上发现了丝绸,那个时间段丝绸是中国特有的农产品,可以认定,古代中国和古埃及的交往在公元前900年以前就有了……

万:古丝绸之路?

柯: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但在上古,欧亚大陆并非想象的那样隔绝,在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有着一条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大体衔接而成的草原之路。这一点已被沿路诸多的考古发现证实,它就是丝绸之路的雏形……

万:那位女王身上的绸缎是谁送过去的呢?

柯:这里有个传奇故事。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一个盗墓贼挖开了一个古墓,当他摸见地面有许多竹片便点燃照明,发现是刻了字的破竹片后就随手丢掉,只盗走了其它宝物……

万:谁的墓?

柯:挖盗战国魏襄王的墓,自然惊动西晋官府,派人调查,取回了现场地上留下的竹片,经过整理考证,竟是两部极为珍贵的古史,即《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

万:与丝绸有什么关系?

柯: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在位17年西征数万里,到达了一个叫做“西王母邦”的国家,并在那里以非常敬畏的礼节会见了西王母,还送了一批中国的丝绸……

万:你是说古埃及就是西王母邦?

柯:你别瞪眼睛!你想一想,公元前1000年世界上文明国家没几个,除了中国就是巴比伦、赫梯以及当时最发达文明的古埃及……

万:为什么呀?

柯:我想作为远离家乡多年并在异地建立了国家的古埃及人,在国家已得到初步平定后,是完全有理由回家祭祖的……

万:你真能编!

柯:不是我胡编,华夏文明5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却只考证出4000年,那1000年哪里去了?中国有太多的上古史文献,却考证不到实物,古埃及有那么多历史遗迹,但缺乏历史纪录,这到底有多少因缘?也许掩藏着华夏文明起源的惊天秘密……

万:你这次旅行收获真不小!

柯:除了我儿子一块带电话功能的电子手表留给了埃及小偷,其它全是收获!

万:你这次旅行也被小偷光顾了?

柯:不提也罢,这也算旅行的一部分吧?

万:有人说:旅游是从自己活腻味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

柯:呵呵,那是因为心被功利和物欲所束缚,所以不管跑到哪儿还是一腻味。只有当心是自由的,才能走到哪儿都有美好的发现……

万:你这次埃及之旅算不算美好的发现?

柯:当然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命中真正的发现之旅不仅仅在于发现新的地方,更在于拥有了新的目光和见解……

万:说的太棒了!谢谢你柯院长。

备注与参考

注1:二里头是指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注2: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

参考:《跨越三千年的因缘---揭示华夏文明起源的惊天秘密》作者:罗灵杰,出版发行: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参考:360百科

万柯访谈录:旅游与旅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