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会长人物》将以公益形式进行到底……
没有考虑太多,也没有想太长远,只是想一如既往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 ------胡红一、从来也没有觉得是一种损失。据微访谈创始人胡红女士透露,微访谈目前固定的2个版块都属纯
没有考虑太多,也没有想太长远,只是想一如既往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 ------胡红
一、从来也没有觉得是一种损失。
据微访谈创始人胡红女士透露,微访谈目前固定的2个版块都属纯公益性质的,例如周二上午的《会长人物》专访,从2015年7月到现在,访谈了差不多上百家行业协会商会的会长人物,其中有王石,马蔚华,王理宗,张思民、郭小慧、王文银等,例如每周五晚七点商协会秘书长真人秀的直播节目《锋言秘语》,从2016年9月到现在,已超过上百家行业协会商会的秘书长到微访谈围绕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趋势,现实问题,人才,造血,服务等主题共同探讨。
1.1小编:《会长访谈》和秘书长《锋言秘语》,未来是否会收费进行?
胡红:不会以收费的形式进行, 至少最近几年不会吧。从来也没有觉得是一种损失。个人一直觉得收获很大,很多行业人士也回馈说,很感谢会长大咖们的分享。我们也一直希望这些会长们的经验,也就是他们所分享的关于商会行业协会过程中,在遇到困难或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谋略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这样的平台,相信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国社会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重内容重速度 —— 更重 质量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网络化,交互性,还有速度,这是我们常常会听到的,活动一结束,基本上文案图片就发出来了,特别是现在的直播,即时效果非常的强。深圳微访谈从定位启动的那一天,就把内容放在第一位,重速度更重质量,认真对待每一次专访,希望做有品质的内容是我们一直的追求目标。
2.1小编:微访谈定位选择的是垂直的窄领域?
胡红:我个人一直认为细致——才是最好的。随着垂直领域的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未来有可能会分得越来越细。很明显,只有专业专注,才能提供更精致更精准的服务。其实商会和行业协会就是一个很好例子,行业协会相对可以提供更为精准和针对性更强的服务,而综合性的商会作为一个地域的社团,会员单位的行业和规模大小相差甚大,相对较难找一个共同点或某一项针对性的服务。从我们深圳行业协会和商会目前的发展上,似乎也证明了这点。
三、 专注 做行业协会商会最有价值的新媒体 。
据了解,微访谈今年7月即将2周岁生日,访谈的上百位会长人物95%以上都是深圳的商会行业协会,通过新媒体形式,用短视频、微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制作应该属于首家,而且一专注就是2年。去年,深圳社会组织30年的第一次颁奖盛典,大胆启用微访谈直播,拍摄,宣传片制作,文案等服务,以王石,马蔚华,郭小慧为首10位功勋人物宣传片其中有8位都是拿着微访谈的LOGO讲话,这也是我们一个多的沉淀与积累所带来的肯定。
3.1小编:未来《会长人物》专注在深圳还是有考虑走出去?
胡红:目前的规划中,我们依然会专注在深圳,不仅仅是做出广度,更希望做深度,有规划朝着民间智库的方向做部分调整。事实上,深圳作为改革前沿的城市,一个创新与高速发展的都市,时时都在吸引各方人才和与国际接轨,我们也适当的巧借一些时机专访过其它省市《会长人物》,像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刘玉兰理事长, 川商总会刘永好会长,湘商文化促进会伍继延会长,原格力电器董事长,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朱江洪会长等等。我们一直与日俱进,微访谈在2017年3月也就新媒体的红利与发展,专访了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大家可以关注…,很喜欢王健林的一句话,即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到了黄河心也不死。说真的,快2年啦,就想专注行业协会商会,做到极致。希望为我们国家的社会组织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网
Angel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